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个世界遗产。
泉州是泉南佛国、是文化名城、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些头衔之外,如果换个角度,从茶产业、茶文化来瞩目泉州,会发现这座城市和茶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图片来源:“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官网
从莽荒闭塞的边陲之地,到名动世界的海洋商贸中心,泉州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在这之中茶叶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千百年前
中国茶从泉州走向世界
环顾中国历史,你会发现茶叶一直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堪比“金叶”,尤其在宋朝时期,茶叶跃升为政府主要的税收来源。但当时由于战事动乱纷杂、异族虎视眈眈,使得通往西域的“茶马之路”被封锁,茶农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茶叶发霉、滞销,也让彼时的大宋国库面临亏空严重的危机。而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泉州。

△图片来源:泉州晚报陈英杰/摄
陆路走不通那就从海路入手。大量的茶叶、瓷器、丝绸等产品从泉州、漳州、广州等口岸出发,运抵印度、东南亚、阿拉伯及波斯等地区,这些地方海上贸易空前繁盛,这便是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到了南宋末年,泉州超越广州,一举成为“东方第一大港”,这是属于泉州的高光时刻。中国的茶叶从这里运向世界,中国的茶文化从这里发散四方。也为未来中国茶风靡世界埋下了伏笔。
当时的泉州,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贸易中转中心”,形形色色的外国商船汇聚于津头渡口,兴旺繁忙的商埠码头不分昼夜灯火通明。公元1271年至1272年间,意大利人雅各·德安科纳来到泉州,写下游记《光明之城》,用“光明之城”来形容这个向阳而生的城市。

△泉州市舶司遗址图片来源: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


石湖码头陈起拓/摄
宋神宗曾言,“东南执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从泉州港等地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和这之中大量出口国外的中国茶叶,一度拯救了岌岌可危的大宋税收,为当时的社会换来了一段和平稳定的时光。
如今申遗成功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便是那段辉煌时光的映射。虽然昔日繁华大都变成了遗迹,但千年来海丝路上的文化交融,让多元开放成为泉州这座城市无法磨灭的底色,也让茶叶和茶文化成为这里融入骨髓的标志。

△图片来源:“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官网
步履不停的闽南茶商
持续出圈的泉州好茶
连绵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令闽商的足迹遍布世界,把视线落于其中的泉州茶商,能看到他们为了弘扬茶、推广茶付出了诸多的努力。
泉州盛产的乌龙茶,早在宋元时期就在泉州茶商的努力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蜚声中外。千年来,随着越来越多茶商加入队伍,这些茶还在不断发酵着影响力。

△《涨海声中万国商》(局部)李硕卿图片来源: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官网
单单以中国乌龙茶之乡——泉州安溪为例,早在清代,安溪的茶商、茶农就远涉南洋,开辟茶叶市场。乾隆年间,西坪尧阳人王冬就到越南开设“冬记茶行”,驰名中南半岛。咸丰年间,虎邱罗岩村人林宏德配造“金泰”铁观音,委托新加坡的“荣泰号”茶行代理经销。光绪年间,西坪尧阳人王量、王称兄弟在印度雅加达开设“珍春茶行”经销铁观音…泉州茶行的足迹遍布各地。
巅峰时期,安溪铁观音甚至几乎在海外成为乌龙茶的代名词。到了现代,有“十万铁军”之称的安溪茶商,仍旧步履不停,带着铁观音走出安溪,走向世界。

△泉州安溪茶园图片来源:安溪县祥华乡政府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不畏风险、敢于拼搏是闽商们的精神内核。改革开放以来,200多万泉州人走南闯北,“爱拼才会赢”的歌声经口耳相传散落四方,泉州的商会在世界各地花开百枝。一代代泉商的努力和拼搏,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推进中国茶走向世界的一大助力。
世界的目光,正在聚焦于申遗成功的泉州和不断崛起的中国茶,让我们一同把这份瞩目扩散得更广。

△图片来源:“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官网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